編者按:9月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威海市委網信辦、威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冠軍制造 工賦山東”網評引導活動啟動儀式在威海舉行。來自中央重點網絡新聞媒體、省主要網絡新聞媒體的記者以及網絡文明伙伴、正能量網絡名人、網評員代表等,走進威海、濰坊、濱州、濟南,深入挖掘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1日訊 當不起眼的鋁屑廢料,經過多道工序變成手機金屬外殼、汽車底盤支架時,傳統制造業“高消耗、高排放”的標簽正在被改寫。在全國最大的再生鋁生產基地之一的山東創新集團有限公司,一項全球首創的全流程廢鋁保級回收技術,正讓“廢料變黃金”從概念走向規模化產業實踐,為山東制造業綠色轉型提供“技術樣本”。

長期以來,廢鋁回收行業存在“痛點”,受限于技術,回收后的廢鋁多只能降級用于低端產品,難以進入對純度要求極高的3C、汽車等領域。這一局面,被山東創新集團的技術所打破。

“我們自主研發的‘全流程廢鋁保級回收技術’,核心在于‘雙室熔煉+在線除氣’系統。”山東創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張曉指著生產線上的核心設備介紹,第一室通過精準控溫初步分離雜質,第二室結合在線除氣技術,精準去除廢料中的雜質,最終產出的鋁材純度穩定在99.8%。這一純度完全滿足3C領域對材料的嚴苛要求。目前,該企業每年在3C領域的鋁合金型材產量達10萬噸。

這項技術的價值,正從3C領域向汽車產業延伸。“輕量化是新能源汽車降低能耗的關鍵,而再生鋁比傳統鋼材輕40%,是最佳選擇。”山東創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擠壓二車間主任李連磊表示,企業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場景,進一步優化了再生鋁的合金配方,通過調整鎂、銅等元素比例,并改善擠壓工藝,使材料抗拉強度超過310MPa。“這一強度能承受汽車行駛中的高頻振動與壓力,完全符合主流整車廠的安全標準。”目前,該企業已成為多家頭部新能源車企的供應商。

再生鋁已成為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發展的核心方向。而山東創新集團的實踐,正為這一方向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從鋁屑廢料到高純度型材,從單一領域到多產業賦能,山東創新集團的探索證明,制造業的綠色轉型,不僅需要理念革新,更需要技術突破。當廢鋁不再是“垃圾”,而是可循環的“城市礦山”,制造業也將在資源節約與產業升級的平衡中,找到更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閃電新聞記者 馮君裕 陳帥 鄒平臺 馮昌勇 刁咪娜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