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姜建彬 杜鴻祥 劉向東 呂文倩 YMG全媒體記者 唐壽銳 攝影報道
近年來,萊州市以“改革創新、優化環境、鞏固提升”為主題,聚焦重點、聚力攻堅,實現了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社會大局穩定和諧,正加快向重返煙臺第一方陣邁出新步伐、展現新變化。
筑牢發展根基
聚力培強產業集群
萊州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實際,突出工業強市理念,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兩手抓”,重點謀劃打造“一個千億級、一個兩百億級、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六大產業完成投資153.9億元,完成產值613.7億元。
千億黃金產業“領跑突圍”,彰顯萊州硬核實力。萊州黃金儲量居全國縣級市首位,已探明黃金儲量超過3000噸。近年來,萊州市按照資源集約化、礦山綠色化、開采智能化的產業發展方向,突出抓好山東黃金、匯金礦業、瑞海礦業三大龍頭企業,大力推進礦山勘探開采、黃金冶煉、尾渣綜合利用以及周邊配套裝備制造等全產業鏈發展,同時加快推進匯金紗嶺金礦、瑞海礦業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等黃金產業項目建設,2027年項目達產后,黃金年產量將實現翻番。
黃金產業高歌猛進,新能源產業蓄勢待發。今年,華電山東萊州土山1000兆瓦大型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化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成為山東省在運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項目,也是全國單體最大的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及鹽光互補項目。項目建設兩座220千伏升壓站,每年將新增綠電14.4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44.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30.8噸,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顯著。
萊州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現有陸海風電、陸海光伏、新型儲能、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門類,是煙臺乃至全省能源門類最齊全的縣級市之一。圍繞打造膠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萊州市積極推進中廣核600MW光伏發電、陽光電源600MW光伏發電等42個清潔能源項目建成并網,總投資106億元的煙臺西部儲能中心一期、國晟異質結電池及光伏組件、東方電纜高端海纜系統北方產業基地等10個新能源產業項目也正加快推進,并成功爭取到省級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
從傳統到煥新,傳統產業的“鳳凰涅槃”是萊州加快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面對產業轉型陣痛,萊州市全力推進化工新材料、石材、機械制造和汽車零部件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ば虏牧袭a業,以精細化工為主攻方向,聚力引進高端化工頭部企業,推動化工產業由粗放低端向綠色高端轉型;機械制造產業,加快推進明宇新一代智慧工廠、萊工中聯創新農機等項目建設,支持企業擴大產品出口;汽車零部件產業,鼓勵新豪克、眾安汽配等過億元項目技改擴產,年內完成自動化生產線技改投資5億元以上;石材產業,確定了“開采數字化、加工園區化、項目標準化、產業無廢化、修復生態化”的思路,扎實推進綠色礦山基建、開采和修復,規劃打造綠色建材產業園區,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兩處,石材荒料供應能力達到120萬立方米。
夯實發展支撐
打造片區發展格局
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基礎設施則是產業落地、發展的“基石”。眼下,萊州市正以重點片區、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為抓手,全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硬支撐”,讓“藍圖”加速變為“實景”。
萊州市突出重點片區的“帶動效應”,重點謀劃了銀;ぎa業園、臨港臨電產業園“一南一北”兩大綜合產業園區以及綠色建材產業園、現代漁業產業園兩大特色產業園區。按照“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萊州市通過優化服務機制、強化要素保障、深化項目管理,切實推動片區建設工作取得新突破,讓重點片區真正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
機械轟鳴不絕于耳,工程車輛往來穿梭……走進萊州銀;ぎa業園,到處是一派火熱的建設場面。作為萊州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載體,銀海化工產業園規劃面積21.8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5平方公里,累計投入23億元,目前,基本完成了“九通一平”基礎設施配套,正向著“綠色低碳智慧化化工示范園區”的目標加速邁進。
除銀;ぎa業園外,臨港臨電產業園等重點片區也已全面拉開發展框架,基本具備承載項目落地能力。其中,臨港臨電產業園規劃面積10.98平方公里,主要利用萊州港航運和華電熱能優勢發展臨港產業,目前正加快主干道路、蒸汽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4.1億元,并同步推進中儲糧糧食物流中轉基地、新亞通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綠色建材產業園規劃面積19.2平方公里,累計投資23億元,建成了綠色建材產業園區一期工程、智慧共享示范園和石材交易中心,投用標準化廠房12.2萬平方米,目前已有11家企業入園發展。
挺進深藍,向海圖強。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的萊州現代漁業產業園已累計投資2.2億元,中國北方海洋種業繁育基地首座1萬平方米的海水魚育養車間投產運營、首座裝備制造車間主體完工,山東種業海之春貝類全產業鏈項目開工建設,目標是打造全國最大的水產種苗繁育中心。同時,萊州市還將利用高鐵輻射帶動作用,“十五五”期間在高鐵站周邊謀劃打造通用裝備產業園,與銀;ぎa業園、臨港臨電產業園形成“一南一北一中軸”的片區發展格局。
民生基建同步發力,讓發展更有“溫度”。萊州市先后投資10.1億元,實施王河、小沽河、南陽河綜合治理以及留駕水庫除險加固等重點水利工程;累計投入15億元實施和美鄉村建設、道路硬化、生活污水治理、自來水管網改造等鄉村振興工程;投資12.8億元,建成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改擴建小學3所,新疾控中心和慢性病醫院目前也已主體完工。
厚植發展沃土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需求在哪里,政務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前不久,萊州市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聽取企業家對當前經濟發展的形勢分析和意見建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推動經濟發展。會議聚焦人才招引、惠企政策、開拓市場、加強創新、降本增效、轉變作風等重點,通過“案例解剖+定制方案”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萊州市不斷升級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品牌,培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沃土,讓每一家企業都成為枝繁葉茂的“金梧桐”。
萊州市突出市場、人才、資金、技術等重點,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保駕護航。他們定期召開“政銀企”對接活動,提高辦貸效率和企業獲貸率;全面梳理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科研需求,幫助企業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牽線搭橋,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研發機構,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帶領企業走出去,積極參加廣交會、進博會等各種展會,助力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
在人才引育方面,萊州市充分發揮煙臺理工學校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的作用,圍繞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開設專業課程和培訓班次,培養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積極與省內外高校對接,舉辦“名企名校行”、校園招聘會、校地企洽談等引才活動,吸引集聚更多優秀的高校畢業生。
良好的營商環境也離不開文明“底色”。為進一步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萊州市以文明創建“一根針”穿起惠民利民“千條線”,繪就了“眾人劃槳謀發展、向上向善揚新風、和諧宜居美家園”的文明新畫卷。該市還積極構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為龍頭、18支專業志愿服務隊為支撐、鎮村志愿服務小隊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體系,建立了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設立“志愿服務站”“鄰里互助社”1300多家,配置理論宣講、文化健身、鄰里互助、文明風尚等文明實踐“五為”志愿服務隊3000多支,19萬名志愿者就近就便參與志愿服務。在該市5萬余人的“文明群英譜”中,1100多名“道德之星”正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用凡人善舉烙印下這座文明城市的基因與品格。
志之所趨,雖艱必克;夢之所引,雖遠必達。萊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決扛牢“加快重返煙臺第一方陣”的使命擔當,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狠抓落實、攻堅突破,堅定邁出“凝心聚力謀發展、再創萊州新輝煌”的新步伐,奮力推動市強民富宜居文明新萊州邁上新臺階。